重工集团8月份月度培训会回顾

2015-09-01 11:06:41 浏览:

2015年8月27日,重工集团总部8月份月度培训在总部会议室顺利开展。29日,青田制造基地也顺势召开。


         本月的课程主题是《5S推行实用手法和步骤》,强调的是对生产现场的人员、材料、机器、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5S起源于日本,也被称作“五常法则”,是现代企业的一种管理模式。包括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五项内容。虽然5S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但却在生产企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够了解5S的内容,提高现场环境管理意识,本月特选取了有关5S的课程主题进行深化了解。在本月培训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前3个S的内容。

        整理的关键在于区分要与不要的物品,把不要的物品按照是否有使用价值进行相应的处理,把要的物品分门别类地放在该放的地方。这个定义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也很易于理解,但实践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尤其是“该”这个字,实则潜藏着巨大的学问。生产现场的物品多而杂,在整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物品的属性进行分类,并将分类好的物品按照使用频率放置在最为合适的位置。而什么地方才是最合适的,也就是该放的位置,这就需要根据现场的管理经验,去设置,去调整,做到既能保证现场环境的整洁有序,又能方便操作,提升生产效率。

       第二项内容是整顿。整顿是把要的东西定点、定容、定量地摆放。简单地说,就是摆放在什么地方、用什么容器盛放、放多少数量。整顿的目的就是要在30秒之内找到我们需要的东西。在生产现场,或者仓库,我们会发现,有时候需要一样东西,却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这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把东西放在固定的位置,没有明显的标识,以至于找的时候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按5S标准作业的生产现场,一定是有明确的区域划分的,并且不同的区域还会用不同的颜色区分,让人一目了然。在放置时,我们需要时刻谨记两句话:没有画线的区域一定不能摆放物品,要摆放物品的区域一定要画线。这样才能使现场井然有序。定容则是要根据物品属性来确定容器,选择最合适的容器进行盛放。定量则是规定一个容器里面放置多少数量,以便于清点。

       第三项内容是清扫。这个词听起来很简单,但却不是简单地打扫卫生而已。清扫的首要步骤就是划分责任区。很多人认为,清扫是清洁工的事,与自己无关。这样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清扫不仅仅是清洁工的事,更是每一位现场员工的事。清洁工负责的事公共区域的打扫,而现场员工则需要负责每一个人自己的操作设备和操作区域的清洁卫生,形成“我的5S我负责”的风气。并且,在清扫的时候,不仅要清扫看得见的地方,更要清扫看不见的地方,做到彻底清扫。清扫的周期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制定。此外,清扫时还需要找到污染源。能够有效杜绝的,要坚决杜绝二次污染,真正达到清扫的目的。

        通过学习这三个S,全体员工的现场环境意识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对5S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5S不仅能有效改善生产现场的环境,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产品质量,也能够使我们的组织更加充满活力,改善员工的精神面貌。

     在培训的最后,我们还给6-8月份的生日员工庆祝了生日。看着每一位员工脸上幸福的笑容,我们更加坚定了前进的步伐。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重工也一定会秉承着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进步,给广大客户和全体员工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